注册结构师用规范有哪些呢?
2016一注考试所用规范(有变化)
1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3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5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6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7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8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J220-2012)
9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10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2012)
1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1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
13 《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06)
14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2001、J130-2001)
15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16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
17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18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GJ82_2011
19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
20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21 《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
22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23 《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
24 《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12)
25 《烟囱设计规范》(GB50051-2013)
26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27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28 《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JGJ 7-2010
29 《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 11-2011.
30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31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32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 TB02-01-2008)
33 《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166-2011
34 《城市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技术规程》(CJJ69-95)
钢结构多少米属于高层?
超过10层的住宅建筑和超过24米高的其他民用建筑为高层建筑。
一般房子1~7层就是多层可以不带电梯的,8~12层为小高层,13层以上则为高层,建筑高度超过24m2为超过100m的为高层办公建筑,建筑高度超过100m就是超高层办公建筑了,也就是说13层以上就是属于高层建筑物的房子了。
钢结构
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并采用硅烷化、纯锰磷化、水洗烘干、镀锌等除锈防锈工艺。
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便,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钢结构容易锈蚀,一般钢结构要除锈、镀锌或涂料,且要定期维护。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中规定组合楼板在自重下的自振频率在哪一条?
我只查到《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中P63中7.3.8,有计算公式,及自振频率不小于15HZ,但没写是自重下,只写永久荷载下,估计和自重差不多的意思。
多层钢框架结构层间位移式多少
高层钢结构层间位移角的规定在《抗规》和《高规》上均有规定,《抗规》为1/300,《高规》1/800。
计算要求
(1)位移为弹性方法计算的位移,水平位移限制值针对的是风荷载或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单工况位移。本条规定的楼层位移计算可不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
(2)层间最大水平位移Δu指第i层的Δu/h指第i层和第i-1层在楼层平面各处位移差ΔUi=Ui-Ui-1中的最大值,这里的Ui是各楼层的层间位移。抗震设计时应采用按多遇地震考虑的各振型下位移的平方和开平方(SRSS法)或完全方根组合(CQC法)是计算结果而不是“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的计算结果。
扩展资料
层间位移角不满足规范要求时的调整方法:
1、程序调整:SATWE程序不能实现。
2、结构调整:只能通过调整增强竖向构件,加强墙、柱等竖向构件的刚度。
1)由于高层结构在水平力的作用下将不可避免地发生扭转,所以符合刚性楼板假定的高层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往往出现在结构的边角部位,因此应注意加强结构外围对应位置抗侧力构件的刚度,减小结构的侧移变形。同时在设计中,应在构造措施上对楼板的刚度予以保证。
2)利用程序的节点搜索功能在SATWE的“分析结果图形和文本显示”中的“各层配筋构件编号简图”中快速找到层间位移角超过规范限值的节点,加强该节点对应的墙、柱等构件的刚度。节点号在“SATWE位移输出文件”中查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层间位移角
高层建筑什么时候需要进行罕遇地震的计算
首先要知道多遇地震一般指小震,50年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为63%的地震烈度值.罕遇地震一般指大震,50年超越概率2%~3%的地震烈度.所以一般设计的时候要是否要考虑罕遇地震是根据高层建筑的所在地而定,具体可以参考如下规范:
一、《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有关规定如下:
4.6.4 高层建筑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弹塑性变形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下列结构应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
1) 7-9度时楼层屈服强度系数小于0.5的框架结构;
2)甲类建筑和9度抗震设防的乙类建筑结构;
3)采用隔震和消能减震技术的建筑结构.
2 下列结构宜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
1)本规程表3.3.4所列高度范围且不满足本规程第4.4.2--4.4.5条规定的高层建筑结构;
2) 7度QI ,W类场地和8度抗震设防的乙类建筑结构;
3)板柱一剪力墙结构.
二、《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有关规定如下:
第5.1.1条 结构的作用效应可采用弹性方法计算.抗震设防的结构除进行地震作用下的弹性效应计算外,尚应计算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进入弹塑性状态时的变形.
三、《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规程》CECS—2008有关规定如下:
4.1.7 高层建筑混合结构的位移限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在罕遇地震作用下,高层建筑混合结构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对于混合框架结构不应大于1/50,其余结构不应大于1/100.
由此可以理解为:高层混合结构都应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层间位移计(验)算.
JGJ99-98废止后如何判断钢结构框架支撑结构是强支撑还是弱支撑,只能根据GB50017-2003中5.3.3条计算吗?
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5.3节指导的是框架柱轴力的压杆稳定,说的是规定如何计算框架柱在框架计算平面内的计算长度,为了确定不同支撑情况下的计算长度系数,引入了‘无支撑’、‘强支撑’、‘弱支撑’三种概念。见本规范‘前言’修订内容第10条。要说明的是GB50017-2003修订的是GBJ17-88《钢结构设计规范》,而不是
JGJ 99-98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